《想北平》中,“摇篮”写出了北平的什么特点-“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网上有关“《想北平》中,“摇篮”写出了北平的什么特点?“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想北平》中,“摇篮”写出了北平的什么特点?“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老舍散文的创作手法,也是极其自然的.往往看似拉闲扯杂的文章,内底里却是大雅若俗、举重若轻.在《想北平》一文中,其创作手法上的自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善用口语化的语言自然地说出深奥的道理.如文章在谈及北京的建筑格局时,没有专业的建筑学术语,只用了“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等寥寥数语,便把高深的建筑学思想轻松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第二,善用比喻的修辞自然地讲清抽象的话题.如作者将对北京难以言传的抽象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既恰当自然,又鲜明形象,易被读者接受.

第三,善用对比的手法自然地突出北京的优点.在文章中,作者将北京与伦敦、巴黎、罗马、堪司坦丁堡四大“历史古城”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形象生动,可指可点地历数了北京的种种好处,让人读来自然亲切,一目了然.

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北平和“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四大“历史的都城”相比较,从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平的好处。

第4段,巴黎太寂苦,太热闹,太旷,北平既复杂而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安适,动中有静,温和。(动中有静)

第5段,巴黎的布置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布局合理)

第6、7段,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使更接近了自然,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贴近自然)

小结:这样的北平,这样的故乡能不让人眷恋、想念吗?难怪作者在最后一段“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

明确:最后一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包括的情感很复杂。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撼人心。

关于“《想北平》中,“摇篮”写出了北平的什么特点?“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雪曼]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k54.com/shiga/9449.html

(6)
雪曼的头像雪曼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雪曼的头像
    雪曼 2025年09月13日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雪曼”

  • 雪曼
    雪曼 2025年09月1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想北平》中,“摇篮”写出了北平的什么特点?“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想北平》中,“摇篮”写出了北平的什么特点?“人为之中显...

  • 雪曼
    用户091305 2025年09月13日

    文章不错《《想北平》中,“摇篮”写出了北平的什么特点-“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