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层析法原理

网上有关“薄层层析法原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薄层层析法原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薄层层析又叫薄层色谱,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因此,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质。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又称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小量样品(几到几十微克,甚至0.01μg)的分离;另一方面若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将样品点成一条线,则可分离多达500mg的样品。因此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故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在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资。此外,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利用薄层色谱观察原料斑点的逐步消失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

薄层色谱是在被洗涤干净的玻板(10×3cm左右)上均匀的涂一层吸附剂或支持剂,带干燥、活化后将样品溶液用管口平整的毛细管滴加于离薄层板一端约1cm处的起点线上,凉干或吹干后置薄层板于盛有展开剂的展开槽内,浸入深度为0.5cm。待展开剂前沿离顶端约1cm附近时,将色谱板取出,干燥后喷以显色剂,或在紫外灯下显色。

薄层析原理:

1、薄层层析法也叫薄层色谱法,是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为固定相,以合适的溶剂为流动相,对混合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这是一种快速分离诸如脂肪酸、类固醇、氨基酸、核苷酸、生物碱及其他多种物质的特别有效的层析方法。

2、基本原理: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流动相流过固定相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3、薄层层析可根据作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吸附层析、薄层分配层析、薄层离子交换层析、薄层凝胶层析等,一般实验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薄层吸附层析。

4、物质分子之所以能在固体表面停留,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的分子和固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吸附过程是可逆的,被吸附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吸出来,吸附层析过程就是不断地产生平衡和不平衡、吸附和解吸的动态平衡过程。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TLC),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根据比移值(Rf)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的比移值(Rf)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流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关于“薄层层析法原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绮丝]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k54.com/shiga/8049.html

(4)
绮丝的头像绮丝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绮丝的头像
    绮丝 2025年09月09日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绮丝”

  • 绮丝
    绮丝 2025年09月0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薄层层析法原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薄层层析法原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薄层层析又叫薄层色谱,...

  • 绮丝
    用户090911 2025年09月09日

    文章不错《薄层层析法原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