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黄腐酸与腐植酸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黄腐酸与腐植酸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腐植酸(Humicacid) 简称HA :是动、植物遗骸,主要是植物遗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地球物化反应等一系列过程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一类有机物质,含富里酸(fulvicacid, FA)和胡敏素(humin, HM) 。
组成成份:主要由C、H、O、N、S等元素组成。
组成结构:含有羧基、羟基、酚羟基、醇羟基和醌基等多种官能团。
分子结构模型:
特点
1、是大分子有机混合物,天然弱酸性。有三个组成:黄腐酸、黑腐酸和棕腐酸。通常呈黑色或棕色胶体状态,其颜色和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加。
2、分子量从几万到几百万,具有疏松的“海绵状”结构,比表面积为330~340 m2/g,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3、是一种亲水性可逆胶体,比重在1.330~1.448之间。
4、羧基、羟基、酚羟基、醇羟基、磺酸基等多种活性功团,易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螯合反应。
黄腐酸是从天然腐殖质中提取,是一种能溶于碱、酸和水的一组分子量较小,稀溶液呈**或棕**的物质。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植物生长,能提高植物抗逆、增产和改善品质。
黄腐酸是构成土壤腐殖质最好的核心成分,是有机物分解再分解生成的分子量小、全水溶的有机芳香族类物质,是土壤中最好的腐植酸成分,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核心物质。
一、来源
1、矿源黄腐酸
风化煤,褐煤,草炭土
自然界FA的总量尽管很多,但大部分含量不超过1‰,难以提取和直接利用。泥炭和煤炭(包括褐煤和风化煤)中HAs含量都较高,是目前腐植酸类工业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原料来源。
其中泥炭中的FA含量最高,其加工利用早已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众所周知,泥炭是成煤的初期阶段,也是形成HA和FA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植物残体腐殖化初期,实际还是以喜氧微生物作用为主,泥炭化后期才进入厌氧细菌活跃期。因此,现代泥炭仍然大量保存着原始植物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单宁质、蛋白质等),其HA和FA也不可避免地与这些非腐殖物质相“亲合”。
褐煤和风化煤中的黄腐酸(以下统称煤炭黄腐酸,CFA)则不同,它们的生成后期已经受过厌氧细菌作用(褐煤),甚至经过了长期的地质化学(高温、高压、风化氧化)作用和演变(风化煤),植物原来的成分已分解殆尽,而其中的HA和FA都经过复杂的芳香缩合-异构化过程。因此,泥炭和煤炭不仅生成年代、地质化学条件不同,而且原始植物也不同,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及加工工艺的差异。
2、生物质制备黄腐酸
利用生物质采取生物发酵或化学方法制备。
二、形成过程
特性功能:
1、科学组合新的营养链,全面平衡植物需求。生化黄腐酸钾并非纯分子化合物,而是一种不均一的复合性的大分子结构且成分极其复杂的混合物。所以,本品除高含量的的黄腐酸外,还富含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几乎全部氨基酸、氮、磷、钾、多种酶类、糖类(低聚糖、果糖等)蛋白质、核酸、胡敏酸和VC、VE以及大量的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份,是一种绿色的生物菌肥。
2、具有高生物活性功能的未知的促长因子。
通过实践证明,生化黄腐酸钾内核含有尚未探明的具有高生物活性的未知促长因子。严格意义上说生化黄腐酸钾不含激素类物质,但使用过程中却表现出来与化学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多种植物激素相类似的作用,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全面的调节作用(用本品稀释1500—2000倍,做叶施、根灌、水培,即可验证)。故许多做叶面肥、冲施肥的厂家采用本品取代或部分取代赤霉素、复硝酚钠、多效唑等合成激素。
3、络合能力强,提高植物微量元素的吸收与运转。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和体内多种酶的溶性,以及抗逆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但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移动性能甚差,再利用能力极低极易被土壤固化而失去活性。。特别是极易与土壤中的有效磷发生化学作用而导致彼此丧失活性,造成两败俱伤。
生化黄腐酸钾由于总氨基酸和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含量较高,又具有含氧官能团,结构上存在许多有机螫合位和络合位。这些配位基团能与难溶的诸如钙、镁、硫、铁、锰、钼、铜、锌、硼等许多微量元素发生络合或螫合反应,同时也能在起他位点上同磷素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形成以生化黄腐酸分子为中介载体,同时协调、促进植物根系或叶面对微量元素和磷在体内的吸收、运转。
4、抗絮凝、具缓冲,溶解性能好,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能力强。本品絮凝极限值〉32meq/g,其抗絮凝能力明显高于腐殖酸及同类产品,可溶于PH1-14的任何酸碱性水,在高钙镁硬水饱和盐水中絮凝不沉淀,且稳定性好,抗电解质能力强。本品依托所含的各种基团构成的缓冲对,能有效的抗酸碱。且PH值无明显变化,缓冲容量大,同时,本品水溶性能好,与金属离子交换,络合能力强。
这些特有性能均构成了本品在农业应用,药肥生产上的优势,为药肥相容、药肥复配、药费混合使用创造了条件;也为药肥工业的交叉发展,改变过去为治而治,为养而养的单一做法走出了一条治养合一,集治养功能于一体的药肥工业发展新思路。
5、本品主要作为农药增效剂来提高防治效果,即通过增强植物自身的长势和抗病能力以及对植物细胞膜通透作用的改变和对农药的缓释及协同增效等途经来显示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功能的,并不能替代农药,所以本品通常是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克黑星、退菌特、瑞毒铜、杀毒矾、乙烯利、增甜剂等药物复配使用,来根治小麦赤霉病、果树黄叶病、苹果腐烂病、轮纹病、班点落叶病、黄瓜霜霉病、甘薯黑斑病、花生叶斑病、棉花枯黄萎病等,
6、本品防止植物病害的机理有三:一是增强了植物株内氧化酶活性及其他代谢活动。二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和提高根系活动,有利于植株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以及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三是与农药复配使用,可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落扩展起到抑制作用,有利于农药的缓释、增效。
7、具有抗寒抗旱的显著功能。生化黄腐酸钾抗旱抗寒机理为:
一是刺激植物体内酶的活性,通过其调节、催化植物体内的细胞加速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及降低叶片水势,增强渗透压等代谢活动,以刺激植株在生理上适应旱寒生存环境。二是抑制保卫细胞中K的积累,植株遇旱寒时能自行提高保水能力,关闭叶片气孔或减小开张度,减少水分蒸腾。大量实验数据证明:生化黄腐酸钾可显著增加叶片气孔扩散阻力1.5倍,同时降低叶片蒸腾强度一倍多。喷施后,抗旱抗寒效应可维持20天左右。
二是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强根系活动。喷施后叶面蒸腾减少,土壤含水量明显提高,不同土层深度的含水量可增加7%~35%,而土壤水分在喷施后10~20天内消耗则降低8%。同时根系发达,新生根增加四分之一,根系活力提高30%,有利于植株对水份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8、分子量小是生化黄腐酸钾最基本的理化特性。本品平均分子量为300,高生物活性对植物细胞膜这道屏障极具通透性,通过其吸附、传导、转运、架桥、缓释、活化等多种功能,使植物细胞能够吸收到更多原本无法获取的水份、养份,同时将光合作用所积累、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糖分等营养物质向果实部位输送,以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1、本质不同
腐植酸钾是一种高效有机钾肥,而黄腐植酸是一种从天然腐植酸中提取的短碳链分子结构物质。
2、性能不同
腐殖酸钾:
(1)腐植酸钾是一种具有黑色颗粒或粉状固体的多相芳香羟基羧酸盐。是由褐煤精细选后用KOH液体反应提取后的产物,它溶于水,呈碱性,它含有羧基、酚羟基等活性基团。
(2)腐植酸钾的溶解能电离羟基和羟基,具有较强的负电荷水化能力。可作为地质、石油、煤炭、矿山等领域的钻井和页岩抑制剂。具有降粘、降失水、防塌等功能,耐温可达180℃。
(3)理化性能项目 技术指标外观 黑褐色粉末水分 ≤15% 水不溶物(以分析基计量) ≤10% 腐殖酸(以分析基计量) ≥50 钾含量(以分析基计量) ≥10 pH值 9--10 淡水钻井液滤失量(25℃/690kpa) 不增加原钻机井液滤失量抑制指标(用相对膨胀RSR表示) ≤50%
黄腐酸钾:
(1)科学组合新的营养链,全面平衡植物需求。
(2)具有高生物活性功能的未知的促长因子。
(3) 络合能力强,提高植物微量元素的吸收与运转。
(4)抗絮凝、具缓冲,溶解性能好,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能力强。
(5)具有抗寒抗旱的显著功能。
(6)分子量小是生化黄腐酸钾最基本的理化特性。
3、技术指标不同
黄腐酸钾:
(1)主要成分 黄腐酸含量(以干基计) %≥50%
(2)全氮(N)含量(以干基计) %≥3.0%
(3)全磷(P)含量(以干基计) %≥0.4%
(4)全钾(k2o)含量(以干基计)%≥11.7%
(5)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50%
腐殖酸钾:
(1)符合Q/YJB022-2003项目指标
(2)外观:黑褐色粉末
(3)水溶性干基腐殖酸:≥ 50.0 %
(4)水不溶物:≤ 10.0%
(5)淡水钻井液滤失量 不增加原钻井液滤失量
百度百科-腐殖酸钾
百度百科-黄腐酸钾
关于“黄腐酸与腐植酸区别”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澹台树遥]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k54.com/shiga/432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澹台树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黄腐酸与腐植酸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黄腐酸与腐植酸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腐植酸(Hum...
文章不错《黄腐酸与腐植酸区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