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如何在WINDOWS下开发嵌入式LINUX程序AM335X工控模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在WINDOWS下开发嵌入式LINUX程序AM335X工控模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嵌入式Linux开发流程
在一个嵌入式系统中使用Linux开发,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有不同的配置开发方法,但是一般都要经过如下的过程:
1.建立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一般使用RedHat-Linux,版本从7到9都可以,选择定制安装或全部安装,通过网络下载相应的GCC交叉编译器进行安装(例如arm-Linux-gcc、arm-μclibc-gcc),或者安装产品厂家提供的交叉编译器。
2.配置开发主机
配置MINICOM,一般的参数为波特率为115 200bps,数据位为8位,停止位为1,无奇偶校验,软件硬件流控设为无。在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的配置也是这样的。MINICOM软件的作用是作为调试嵌入式开发板的信息输出的监视器和键盘输入的工具。配置网络,主要是配置NFS网络文件系统,需要关闭防火墙,简化嵌入式网络调试环境设置过程。
环境搭建
一、认识开发板
1,ARM开发板的硬件配置(以S3C2410为例)
CPU、SDRAM、FLASH、LCD(包括键盘LED驱动器,触摸屏)、以太网、USB、串口、调试接口(JTAG)、AD及扩展。
2,ARM体系结构与编程。
仅仅了解arm开发板的硬件构成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由表及里,了解ARM体系结构与编程。这部分内容有相应文档,中文版有杜春雷编写的《ARM体系结构与编程》。
注:SDRAM = Synchronous 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这是一种与CPU实现外频Clock同步的内存模式,一般都采用168Pin的内存模组,工作电压为3.3V。所谓clock同步是将CPU与RAM通过一个相同的时钟锁在一起,使RAM和CPU能够共享一个时钟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这样可以取消等待周期,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因此可提升计算机的性能和效率。
二、开发板与宿主机直接通信
开发板与主机之间的通信有4种方式:
1.JTAG。
2.COM。传输协议通常是xmodem/ymodem/zmodem.
3.网口。TFTP协议。
4.SD卡口
三、宿主机之windows平台
开发环境:ADS1.2+超级终端
ADS1.2:学会使用ADS平台软件,会用AXD进行调试。
超级终端:一般设置波特率115200,数据位8位,停止位1,无奇偶校验,软件硬件流控制设为无。
配置网络:主要是配置NFS,需关闭防火墙,简化嵌入式网络调试环境设置过程。
四、宿主机之Linux平台
开发环境:Linux+minicom
Linux:定制或全部安装。下载安装交叉编译器
minicom:初始化,配置,同windows下超级终端。
配置网络:主要是配置NFS,需关闭iptables。
五、文件烧写
包括烧写内核,根文件系统,应用程序等。
内核映像的烧写有两种方式:
1.vivi,xmodem协议下载,然后烧写
2.linux系统启动后,使用imagewrite工具烧写imagewrite /dev/mtd/0 zImage:192k
关于“如何在WINDOWS下开发嵌入式LINUX程序AM335X工控模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南霜]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k54.com/shiga/1142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南霜”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如何在WINDOWS下开发嵌入式LINUX程序AM335X工控模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在WINDOWS下开发嵌入式LINUX程序AM335X工控模块寻找了...
文章不错《如何在WINDOWS下开发嵌入式LINUX程序AM335X工控模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