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初中物理问题: 请判断 “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正误。 没基础或者不懂的别乱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初中物理问题: 请判断 “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正误。 没基础或者不懂的别乱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解答:这个说法正确。发声体振动会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也就是说,只要物体振动,就会发声。
另外,声音又必须依靠介质才能传播,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物体振动一定会发出声音吗,包括真空里,包括任何赫兹的声波,只要震动就会发声吗,求解
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声音。
现实中,只要物体振动了就会发声,只是有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听得到,有的则听不到。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似乎是必然的,但该振动发出的声音能否被人耳听到还是要符合以下的有条件:
1、该物体振动的频率必须是在音频范围内(20赫兹-2万赫兹),否则人耳无法接受到该声音。
2、该振动周围必须要有开放的声音传播介质(如空气),否则也无法将声音传播到人耳。
3、振动要有相应的幅度,振幅太小无法激发耳膜听觉。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物理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字母Hz.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间的声音。
题目扩展:
1、空气和声音:
空气会传递声音。声音经由空气传播与涟漪在池塘里移动的情形很相像,声音也会使附近的空气在声波中前后移动,这种现象叫做振动。如果空气的振动到达你的耳朵,会使你耳内的耳膜振动,声波传递给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神经形成的听觉才是声音。
2、声音的传播:
声音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来传播。声音的传播是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的媒质,向四周传播出去了,越传越远。
3、频率:
频率是指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它的单位是赫[兹],用符号一z表示。物体振动
的频率越高,产生的音调就越高;反之,频率越低,音调也越低。因此,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
4、振幅:
声音的大小或强弱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大,声音就大;振幅小,声音就小。它还决定于离声音的声源的距离;离声源近,声音大;离声源远,声音就小。
声音产生
声音是一种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声波还不是声音,发声的物体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2、 空气和声音
空气会传递声音。声音经由空气传播与涟漪在池塘里移动的情形很相像。声音也会使附近的空气在声波中前后移动。这种现象叫做振动。如果空气的振动到达你的耳朵,会使你耳内的耳膜振动,声波传递给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神经形成的听觉才是声音。
3、 声源
振动产生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各种声源发出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高有低,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不同。自然界中不仅固体能够振动发声,气体和液体也能够振动发声。
4、 声音的传播
声音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来传播。声音的传播是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的媒质,向四周传播出去了,越传越远。
5、 频率
频率是指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它的单位是赫[兹],用符号一z表示。物体振动
的频率越高,产生的音调就越高;反之,频率越低,音调也越低。因此,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
6、 振幅
声音的大小或强弱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大,声音就大;振幅小,声音就小。它还决定于离声音的声源的距离;离声源近,声音大;离声源远,声音就小。
7、 分贝
计量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单位。分贝(用dβ表示)超过60分贝就会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
刚能听到的声音 0分贝
轻声说话 20分贝 安静
太声说话 40分贝 较静
闹市区 60分贝
载重了汽车 80分贝 较吵
迪斯科舞厅 100分贝 很吵
喷气式飞机 120分贝 耳痛
电锯 140~160分贝
大炮和火箭发射附近 无法忍受
8、 听觉范围
世界上各种物体所发出的声音,人有的能听得到,有的则听不到。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地震、台风、核爆炸等都能产生次声波。高于20000一z的声波叫超声波。有些动物可以发射超声波,来判断前方的情况,如蝙蝠。
9、 乐音与噪音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音乐家演奏的乐曲声或歌唱家演唱的歌声,称为乐音。乐音是由能够周期性振动的声源发出的有韵律的声音。还有一些声音特别刺耳,令人烦躁不安,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如电锯、搅拌机发出的嘈杂的声音,这种声音被称为噪声。噪声是物体不规则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
10、回声
在山里大声叫喊,可以听到回声。这是声波碰到山这个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所形成的。我们听到的反射回来的声波就叫回声。如果反射声波的障碍物离我们很近,回声就和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我们分辨不出它们,回声只是使原来的声音加强了。在门窗关闭的室内谈话,听起来比在旷野里声音大,就是这个道理。
(二)乐器发声
1、 不同的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
为什么笛子、钢琴奏出的声音悦耳和谐,而敲打铁棒的声音会完全不同呢?声音悦耳与否的决定因素就是它发出的声波。一个纯音的发出声波就像一条完美的正弦曲线,不过现实中它只能通过电学手段产生。其它所有的声音都是不同形式的波重叠产生的复合音。与其它物件不同,乐器所发出的正是几种悦耳声波叠加在一起的“混合波”。
2、 乐器发声的方法不相同:
有的乐器 (如吉他、钢琴、竖琴)是靠琴弦振动发声的;还有些乐器(如笛子、管风琴等)则是通过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声的;单簧管和萨克斯的声音是演奏者将一个叫哨头的薄片顶在嘴唇上发出的;小号的声音则是演奏者嘴唇的振动产生的;还有些乐器如鼓和电子琴,其声音是通过敲击绷紧的皮革或金属条发声的。绷紧的弦也有不同的振动形式:一个是基本振动,指弦在两端之间的运动;另一种是和谐振动,叫做“振节”。一根弦的振动总是一个基本振动与几个和谐振动的叠振。
3乐器发声的方式
乐器发出声音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一种乐器都以它自己的方式使空气产生振动。
当鼓面紧绷的皮被某种特殊的棒子敲击时,鼓就开始产生振动。鼓面上下移动,声波也因此产生。像吉他或小提琴等这类有弦的乐器,是用琴弓或手指去拨动琴弦来产生振动。木管乐器都有吹口。吹奏的人不是把气吹进乐器使簧片振动(像单簧管或双簧管),就是在一个洞的侧面吹气,使在乐器内部的空气产生振动(像笛子)。
所有乐器都是使空气振动而产生音乐的,演奏家控制振动的频率和幅度,奏出不同的乐曲、节奏和韵律。乐器独具一格的音质(声音的质量)取决于空气振动的方式。管乐器,不是把空气吹进洞内就是把空气吹过一片有弹性的簧舌。笛子里面没有簧舌空气振动较单一,所以只发一个单音。风笛管内设有簧舌,吹进的空气较为复杂,能发出一种低沉,粗嘎的声音。一切不包括电子乐器的弦,管乐器和打击乐器都用弹拨,拉弓,吹和打击等方法演奏。
管乐器:
音乐家吹奏的乐器都是用木头或金属的管子制造的。当管子里的空气振动时,管子就会发出声音。如果一个乐器是由一段很长的管子做成的,那这个管子会被卷起来。竖笛或双簧管这类乐器的管子,都是用木头做的,称为木管乐器。黄铜制成的管子通常用来制造小喇叭或伸缩喇叭。这些乐器我们称为铜乐器。
打击乐器:
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制造了许多种节奏乐器,如鼓、摇铃和钟。任何东西只要在被打击或摇动时会制造有趣的声音,都可以用来当乐器。而用这个方式演奏的乐器称为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大都只能发出一个音调。
弦乐器:
弦紧紧地绑在一个中空的盒子上,弦的振动使木盒子和里面的空气依照的速率一起振动。使声音更大、更丰富。
(三)其他常识
1. 音阶
音阶即一系列频率逐步提高,听起来自然流畅的音符音阶最高的音符的频率正好是最低音符的两倍。两倍调中的一个音的频率是另一个的两倍时就称为相差八度音。
2、音调
人们唱歌或说话时的声音有高有低,那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音调也叫音高,它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音调高是声波的频率高,听起来尖细,如女高音的声波频率可达11 00一z;音调低是声波的频率低,听起来感觉低沉,男低音的声波频率可低至64一Z。
3音色
不同的乐器演奏同样一首乐曲,能发出不同特色的声音;反映了乐音的一个要素叫音色,也叫音质。每一个人所发出声音的波形都各不相同
关于“初中物理问题: 请判断 “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正误。 没基础或者不懂的别乱说”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连柯一]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k54.com/shiga/954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连柯一”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初中物理问题: 请判断 “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正误。 没基础或者不懂的别乱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初中物理问题: 请判断 “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正误。 没基础或...
文章不错《初中物理问题: 请判断 “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正误。 没基础或者不懂的别乱说》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