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背景

网上有关“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背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背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罗贯中(约1310—1385),名本,一说名贯,号湖海散人,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具体生卒年月不详。他是太原人,与世寡合,和《录鬼簿续编》作者贾仲名是忘年之交。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当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相传施耐庵是他的学生,和他曾一起从事创作。他创作戏剧三种:《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哭死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谏》,曲词极为清新。又作有通俗小说五种:《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就最高。他是一位杰出的通俗小说家,他的创作在普及历史知识等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罗贯中对魏、蜀、吴三国自有一套顺逆是非的看法。他认为刘备的蜀国应该是合法继承汉朝的,是正统的;而魏、吴两国不过是僭位和篡窃。基于这种认识,他在人物塑造、故事演述和材料取舍方面就自有一套体例。例如对于曹操,要突出他的奸诈虚伪和用心险恶,同时又不抹杀他的机智和用兵的本领;对于刘备,便处处强调他是汉室宗亲,继承汉室有合法地位,强调他的忠厚爱民,待人厚道义气,等等。对于魏、蜀、吴的将领,主要是突出诸葛孔明的智慧,关、张等五虎将的英勇;周瑜的气量狭隘,妒才忌能;鲁苏的老实;吕蒙的奸险。对于曹操手下文武人才,也各各按着艺术要求,加以塑造,应肯定的,还是肯定;应贬责的,便加贬责。他不讳言蜀国的失败以至于灭亡,但尊蜀贬魏,却是一根主线,贯彻始终。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何况自南宋以来,民间艺人的倾向就是尊蜀抑魏,他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处在他的时代,他的这种倾向是很自然的,也毋须加以指摘。

罗贯中的思想中,自然也有落后的一面。相信宿命,描写神怪,虽然并未在《演义》里占主要的篇幅,但是也不时出现,像诸葛亮的“陇上装神”、“穰星求寿”,关羽死后的显圣索命,显灵救子,以及见星坠而知大将死亡,临死前而妖异屡见之类,这些迷信的描写未免使此书略为减色。但我们知道,民间三国故事里的神怪,比《演义》更多,罗贯中已有意识地删除不少。所以我们也毋须苛责这位生于六百多年前的艺人。

关于“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背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瑾萱萱]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k54.com/shiga/7674.html

(27)
瑾萱萱的头像瑾萱萱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瑾萱萱的头像
    瑾萱萱 2025年09月08日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瑾萱萱”

  • 瑾萱萱
    瑾萱萱 2025年09月0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背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背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 瑾萱萱
    用户090804 2025年09月08日

    文章不错《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背景》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