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非付现成本问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非付现成本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付现成本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期以现金支付的成本费用。一般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开办费的摊销额以及全投资假设下经营期间发生的借款的利息支出。
付现成本亦称“现金支出成本”。那些由于未来某项决策所引起的需要在将来动用现金支付的成本。
当企业资金紧张,又无应收账款可以收回,而向市场上筹措资金又比较困难或借款利率较高时,在此情况下企业面临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进行采购的决策。
决策者在此类决策分析过程中对“付现成本”的考虑,往往会比对“总成本”的考虑更为重视,并会选择“付现成本”最小的方案来代替“总成本”最低的方案。
非付现成本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期不以现金支付的成本费用。
组成:
付现成本指需要动用现金付现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而引发的现金支出。它的特点是即发即付,如本期购买润滑油本期就支付这项现金。
而不会拖到下期才支付,并且是全部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它不包括年修理成本,因为年修理成本往往是作为预提费用而分摊于若干个纳税期间。立即支付的成本。
非付现成本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期不以现金支付的成本费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非付现成本
企业的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摊销,折旧和摊销既然是非付现的成本费用,但是它是一种特殊的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部分要用本年利润经过调整后计算出现金流量,折旧费是没有减少现金的支出。
调整时要在本年利润的基础上,首先加上折旧,还要加上其他不减少现金的费用如无形资摊销售,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等。
企业的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摊销,折旧和摊销既然是非付现的成本费用,但是它是一种特殊的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部分要用本年利润经过调整后计算出现金流量,折旧费是没有减少现金的支出。
调整时要在本年利润的基础上,首先加上折旧,还要加上其他不减少现金的费用如无形资摊销售,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等。
折旧摊销因素考虑进去只会出现在间接法编现金流量表的情况下,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倒推现金流,净利润是扣除了折旧摊销的结果,而折旧摊销并不产生现金流出,所以要加回去,相当于有现金流入。
举个例:收入100、成本20、折旧20、净利60(假定无所得税,费用等等什么的,收入成本都是现过现,折旧不产生现金流,因此,现金流净额: 100-20=80,而净利60+折l日20=80。
折旧的方法:
1、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资产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总的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项资产当期工作量。
3、加速折旧法。
又被称为快速折旧法和递减折旧法,常用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4、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5、年数总和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还可以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资产原价*年折旧率
关于“非付现成本问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梦旋]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k54.com/shiga/518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梦旋”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非付现成本问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非付现成本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付现成本指的是企业在经...
文章不错《非付现成本问题》内容很有帮助